防寒保溫
保溫是蛋雞飼養中的重要環節。蛋雞***適宜的溫度是13℃~20℃,而且冬季氣溫低,寒流頻繁,必須注意防寒保暖工作,需用保溫材料封閉雞舍門窗,或在門窗外側加掛棉門簾等,并適當增加雞舍飼養密度,盡量不留空籠,利用體熱提高舍溫;同時在舍內設取暖設備,如煤爐、熱風爐等,厚墊干料、干草,及時清除積糞,并勤換勤曬墊料。
通風換氣
通風是保證雞體健康,提高產蛋性能的重要舉措。許多養殖戶冬季養雞往往只注意雞舍的防寒保暖而忽視了通風換氣,致使雞舍內有害氣體增多。特別是氨和硫化氫濃度增高時,雞群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。故要及時清除雞舍中的糞便,做好排污排濕。冬季通風口可設置擋風板,一般設在雞舍的上方,利用擋風板使進入的冷空氣先吹向上方,與舍內暖空氣混合后再吹到雞身上。
防潮除濕
正常情況下,雞舍內的相對濕度要保持在60%~70%。濕度過大會給細菌和寄生蟲大量繁殖創造條件,同時還增加散熱,達不到雞舍保溫的效果。因此,一定要注意保持雞舍清潔、干燥,只要能夠保持較為合適的溫度可以加大通風量來排濕。若通風難以解決,可將粉狀生石灰撒入雞舍的四周,這樣一舉兩得,既能吸濕又可消毒。冬季的自然光照不足,而光線的減少會使雞腦垂體前葉的相關激素分泌量降低,從而導致雞群產蛋率下降。冬季光照時間短,因此要增加人工光照。******固定為16小時的光照,開燈與關燈的時間要固定,在每次開、關時都要逐步由暗到亮、由亮到暗,給雞一個適應過程。
疾病防治
蛋雞對水的需要量視其環境溫度而定。冬季氣溫低,蛋雞對水的需要量少。如雞喝不到水或喝得太多,就會影響其產蛋性能,如氣溫太低,******飲溫水,以37℃左右的溫水為宜。冬季氣溫低,蛋雞能量消耗多,因此要增加飼喂次數,應適當提高飼料中的能量水平,在飼料中適當增加賴氨酸、維生素等的用量,提高蛋雞產蛋量。冬季是雞群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,一旦發現疫情應及早診治,防止蔓延,可每隔5~7天用百毒殺等消毒劑帶雞消毒1次。一旦發現病情應立即用相應藥物進行早期防治,做到防養并舉,以保證雞群順利越冬。衛生消毒工作應貫穿養雞的全過程,要做到及時清糞,不要讓糞便接觸到飼料和飲水;雞糞定點堆放,堆積發酵,不要隨意傾倒;養殖場應分清凈污道,避免交叉污染。注意,接種疫苗后要及時飲水,并做好地面消毒,用過的疫苗瓶應投入火中焚燒,以免疫苗病毒擴散。
本文轉自:蛋眼觀天
廠區地址:成都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(原邛崍羊安工業園)縱一路19號
電話:86-028-64546589
028-61181606
傳真:028-61181606
郵編:610500